Health Insure SavvyHealth Insure Savvy
Health Insure Savvy
Check out the latest health news, articles, advice, and trends for you and your family on topics like nutrition, weight loss, popular diets, and exercise.
  • 首页
  • 疾病/症状/类别
  • 联系我们
  • 中文 (中国)
    • English
    • Bahasa Melayu
  • 有用链接
Menu back  
 
儿童疾病, 眼睛,鼻子,耳朵,头部, 中耳炎

中耳炎
幼孩频扯耳闹失眠 小心中耳炎找上门

案例:

1个月过去了,恩恩的感冒还没痊愈,偶尔还是有鼻水及夜咳的状况,虽然症状不算严重,但是恩妈担心恩恩患上过敏性鼻炎。

为求安心,恩妈还是带恩恩到耳鼻喉科挂诊,本以为医生会认为恩妈大惊小怪,没什麽症状也来看专科,结果经医生检查后,发现恩恩不但感冒还没痊愈,而且喉咙发炎,更重要的是,恩恩被确诊患上中耳炎。

医生说,根据耳朵的积脓情况看来,恩恩的中耳炎应该才发生没几天,但是避免病情恶化,恩恩要开始吃抗生素治疗。

虽然恩恩看病吃药后已无大碍,但是恩妈还是因为没有及时发现女儿患病异样而感到自责。

小孩常见急性中耳炎

“婴幼儿及儿童是感染性疾病的风险群,包括耳部感染,可引发听力受损,进而影响言语发展,其中中耳炎(otitis media)是导致听力障碍的其中一种感染。

中耳炎是指中耳腔受到细菌或病毒入侵感染而导致的炎症,这种情况通常是在喉咙痛丶感冒或其他呼吸系统及呼吸问题引发感染,蔓延到中耳后开始。

根据疾病防治中心,中耳炎主要分为急性中耳炎(acute otitis media,AOM)丶中耳积水(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当孩子被诊断患上中耳炎时,通常是指孩子患有急性中耳炎。

如果中耳持续发炎,并且慢性化脓超过6个月以上则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CSOM)。

置之不理致失聪

急性中耳炎常见伴有强烈的症状,如疼痛丶耳膜发红,有可能会发烧,孩子感到烦躁不安时就无法入睡。如果耳膜穿孔,就会有液体从中耳处流出。

很多时候,罹患急性中耳炎的婴幼儿因为不懂得表达而被忽略。如果家长发现孩子频频拉扯耳朵丶哭声次数增加及睡眠品质不佳等情况,就要考虑到孩子可能患有中耳炎。有时小患者也会有食欲不振或发烧的问题,应进一步检查和确诊。

中耳积水是中耳腔出现非感染所致的液体,小儿中耳积水其实比急性中耳炎更为常见,通常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

感染肺炎链球菌和嗜血杆菌流感是导致中耳炎最常见的病因。虽然中耳炎会令患者暂时性失去听觉,但持续却置之不理,可以导致永久性听力受损。”

中耳炎10问
接种PCV13防范肺炎链球菌

问1:中耳炎是否耳朵进水所致?

中耳炎是指耳膜后的中耳腔受到细菌或病毒入侵的感染导致发炎,并非进水所致。耳朵进水引起的炎症称为外耳炎,是夏季的流行疾病,主要因为孩童频密游泳,耳朵长时间处于温暖及潮湿状态导致。

问2:婴幼儿和儿童感染中耳炎有多常见?

根据卫生部医疗计划下所展开的马来西亚卫生技术评估(MaHTAS)报告,我国每年至少有50万例年龄底于两岁的孩童患上中耳炎,其中50%患者是感染了肺炎链球菌所致。报告也提到,高达75%的孩童在3岁以前至少经历过一次的中耳炎感染。

问3:我怎麽知道孩子患上中耳炎?

小儿中耳炎的症状包括耳朵疼痛丶发烧丶食欲不振丶呕吐丶脾气暴躁丶身体失衡等。有时候,耳朵会排出一些厚黄色或血淋淋的液体,这意味着耳膜可能破裂,液体从中耳处流出。

当小孩患上中耳炎,意即中耳腔发炎化脓,由于这些脓液不断挤压耳膜,造成小患者会感到非常不舒服和疼痛。他们不懂说出这些感受,但是耳朵却有破裂丶振动丶充气或压力感,只能通过不断擦耳朵来舒缓耳朵的疼痛和压力。

其他症状还包括听力问题,例如发呆丶失去专注力,可能也会有脾气暴躁或头晕的现象。

问4:为什麽孩童比成人更容易患上中耳炎?

由于孩童的发育尚未健全,咽鼓管(或称欧氏管)结构比成人咽鼓管更短小,以致发炎脓液难以排出而引起中耳炎。如果咽鼓管因为感冒或呼吸系统疾病而肿大或被粘液阻塞,脓液也可能无法排出。孩童的免疫系统也不及成人般强壮,对抗疾病入侵的能力自然比成人逊色。

腺样体属于免疫系统的一部份,是人体防御外来病原体如病毒及细菌,从鼻咽入侵的第一道防线。有时候,细菌被困在腺样体也会造成咽鼓管和中耳慢性发炎。

脓液排出耳外

问5:小儿中耳炎是否为季节性疾病?

在马来西亚,全年都有孩童患中耳炎,雨季时的病例稍微上升,不像一些四季分明的国家,冬天的患病率较其他季节更高。

问6:医生如何作出诊断?

医生首先会询问孩子的情况,例如孩子是否感冒丶喉咙痛丶睡不好丶有没有抓耳朵等。一旦出现耳朵感染的症状,医生就会使用耳镜探视孩子的耳膜,如果耳膜泛红和鼓起,表示耳朵发炎。

红肿的耳膜下有脓液

问7:如何治疗中耳炎?

许多医生会都会处方抗生素,疗程是7至10天,有些医生也会建议家长到药房购买止痛药或滴耳药水给孩子使用以舒缓发烧和疼痛。

当医生无法给孩子确诊且小病患没有明显的耳痛或发烧时,这意味着小病患需要再继续观察两三天。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2013年发出的指南,该学会鼓励医生继续观察和紧密追踪无法确诊的耳炎病患病情,特别是一些介于6个月大至两岁之间的病患。如果情况持续48至72小时,医生可以开始给病患处方抗生素治疗。

孩子还未痊愈时,应暂时避免耳朵进水或游泳,如果洗澡时担心耳朵进水,可以使用耳塞。不过,父母不应该使用棉花棒替孩子清理耳垢,以免加剧中耳炎问题。

问8:小儿中耳炎一定要吃抗生素?

有时候,耳炎未必是感染所致,而一些耳炎也可以在无需服药的情况下痊愈。如果医生处方了抗生素,家长必须确保孩子根据医生的指示用药,即使用药几天后病情好转也不能停药,因为耳朵的感染还未完全清除,提早结束疗程可以造成感染重复及抗药性的问题。

小病患也要定时复诊,那麽医生就能够检查和确保感染已完全消失。如果病情持续,医生可能会处方不同的抗生素。

耳膜破裂

问9:万一孩子再患上中耳炎,父母该怎麽办?

要预防孩子再患上中耳炎,父母必须让孩子避开患耳炎的风险,包括远离吸烟人群丶避免睡着喝奶(瓶喂)。尽管如此,有些孩子还是会一直患上中耳炎,一年发病高达五六次。

如果一直复发且抗生素无效时,医生会建议手术置入小型通气导管,让气流顺畅及防止耳液留在中耳腔。通常导管置入后需时6至9个月观察,直到耳液完全流出为止。

导管置入仍不能改善发炎问题的话,医生会建议移除腺样体,以免炎疾扩散至咽鼓管

问10:小儿中耳炎可以预防吗?

预防小儿中耳炎的方法是降低致病风险因素,父母可以让孩子接种疫苗丶正确和勤洗手丶远离吸烟的人群和环境丶避免睡着喝奶以达到预防效果。

中耳炎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感染肺炎链球菌所致,因此,建议孩子接种13价结合型肺炎链球菌疫苗(PCV13)。研究显示,接种PCV13后的孩子比未接种孩童更少发生耳炎的问题,在托育中心的孩子更需要接种。如果孩子不幸患上中耳炎,家长有必要把孩子与健康孩童隔离,避免把细菌或病毒传播。

注意:本文仅供公众参考。如果您在阅读本文后有任何疑问,建议您咨询医生.
来源:原创文章由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印刷

Related posts
幼儿流鼻血
October 11, 2018
儿童过敏症
October 10, 2018
头晕 & 晕眩
October 7, 2018
寄生虫
October 7, 2018
腮腺炎(俗称“猪头皮”)
October 6, 2018
水痘
October 3, 2018
© 2018 Insure Savvy Sdn Bhd (1244396-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