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Insure SavvyHealth Insure Savvy
Health Insure Savvy
Check out the latest health news, articles, advice, and trends for you and your family on topics like nutrition, weight loss, popular diets, and exercise.
  • 首页
  • 疾病/症状/类别
  • 联系我们
  • 中文 (中国)
    • English
    • Bahasa Melayu
  • 有用链接
Menu back  
 
骨头, 慢性疾病, 女性疾病,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
没有预兆,不是咯咯声

骨质疏松症,或骨骼疏松症(简称骨松症)这个名词对现代人来说一点也不陌生,无论是亲朋好友的亲身经历或商品广告都无孔不入的告诉大家“年轻要保健,老来要保骨”,预防老来骨质疏松症。

大家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补充钙质,但其实大部份人对于骨质疏松症的症状没有很明确的概念,最常见的就是把关节胶质流失与骨质流失混淆,病人往往会问医生:“医生,我转动手臂时,关节经常发出‘咯咯’声,是不是骨质疏松症?”

医生会告诉你:“那不是骨质疏松症,那是关节胶质流失问题,骨质疏松症是没有声音,没有预兆的!”

另外一个骨质疏松症的误区,就是摄取足够钙质就可以防止或延迟骨质疏松症,但其实单靠钙质是不够的,必须同时摄取维他命D,才能帮助身体吸收钙质,否则吃进再多的钙质,只会白白流失,甚至可能因为摄取过量钙质带来反效果,造成肾结石。

骨质密度稀薄
骨骼脆弱易骨折

凡是人口老化的国家都会面对骨质疏松症问题,因为人体的骨质从40岁开始就会逐渐流失,年纪越大,骨质流失的几率就越高,尤其女性,更年期之后骨质流失情况会更严重。

这也意味着,女性普遍从50岁开始,就会面对骨质疏松症危机,而男性则普遍会比女性迟15年才面对骨质疏松问题。

我国三大民族当中,华裔的骨质疏松症比其他种族来得高,这除了是因为先天的基因因素之外,华裔饮食习惯缺乏乳制品,所以从食物方面吸收钙质的机会比其他种族来得低,而成为骨质疏松症的高危群。

骨松症的意思就是骨质密度稀薄而使到骨骼变得脆弱,容易导致骨折,尤其是脊椎与盘骨是最常骨折的部位。

要如何确定自己是不是骨骨质疏松症?

“如果一个人走路时摔一跤就骨折或老人家与小孩子玩乐时,被碰撞一下也造成骨折,这就是骨质疏松症的迹象,因为一般骨骼健康的人,不会这么容易骨折的。”

“美国有一项数据显示,骨松症人数比癌症、中风及心脏病患者的总和人数都要高。”

驼背或脊椎变形常见现象

除了容易造成骨折之外,骨松症常见的情况就是患者会有驼背或脊椎变形现象,并且会随着年龄越来越严重,甚至无法挺直腰。

不过,关节疼痛不是骨松症的病征,在发生骨折之前,患者是不会有任何疼痛征兆,所以骨松症也是一种“隐性疾病”,患者通常都不知道自己有这问题,直至发生骨折或做骨质密度检查才能检验出来。骨质疏松不等同关节骨质流失,但很多人都把两者混淆。

补钙不得法,钙变毒伤肾

大部份的人都知道补钙防骨质疏松症,但却很少人知道补不得法,钙质会变成毒药,伤害我们的肾脏。

无疑钙质是可以帮助预防骨质疏松症,但是钙质必须要与维他命D同时补充,才可以帮助肠胃吸收钙质,若只是不停的补充钙质,但没有维他命D的辅助,最终钙质没有被身体吸收就被排放出来,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若是服用过量的钙质片,也会导致便秘问题。

“更严重的情况是,当这些无法被肠道吸收的钙质随血液排到肾脏,长期下去会损坏肾脏,甚至造成肾结石,所以在补充钙质的同时,也要记住补充维他命D。”

马大曾经在雪隆地区做过一项民调,发现成人每天只吸取500毫克钙质,而西方人是每天1000至1500毫克。很多亚洲人都有乳糖不耐症,而这也是导致大马人缺钙的其中一个原因,所以这一族群需要补充更多的钙质,但还是必须要与维他命D一起补充,才可以帮助身体有效吸收。

阳光,取之不尽的免费维他命D

其实,在常年如夏的大马,有取之不尽的免费维他命D,那就是阳光,只要每天晒20分钟的太阳,就有3000国际单位(IU)的维他命D,而人体每天所需的维他命D是800单位,任何标榜含丰富维他命D的鱼肝油都不及阳光。

“更好的是,维他命D是可以收藏的,它会储存在肝脏及脂肪,因此对那些忙得每天抽20分钟晒太阳也做不到的人来说,他们可以把一个星期所需的维他命D在周末或休假时一次过补足,就如四季国家的人,他们一年当中只有3个月有阳光,所以每到夏天他们就晒日光浴,尽情的补充维他命D,而住在大马的我们,要摄取足够维他命D根本不是问题!

最好从食物及大自然环境中获取

不过,另一项“维他命D与更年期妇女”的调查显示,我国城市人的维他命D摄取远比乡区居民来得低。城市人平均每天只摄取17单位的维他命D,而乡区人则是31单位。根据世界标准,每天维他命D摄取少过30单位就是不足,更遑论少过20个单位,这也反映了城市人很少从阳光中摄取维他命D,反之乡区人可能因为作业关系,更长时间暴露在阳光底下,自然摄取到足够的维他命D。

很多人都怕晒太阳,担心会得皮肤癌、皮肤晒黑,加上大自然的阻挡,如烟霾、废气,都影响了人们从阳光中获取维他命D的机会。若无法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足够的维他命D,就必须从其他方面获取,以确保身体能够吸收充足的维他命D。

根据马来西亚骨质疏松症协会指南,大马人每天要摄取至少1000毫克的钙质及800单位的维他命D,而且最好是从食物及大自然环境中获取。

骨松症不是病,但却会造成经常性骨折,带来剧痛。

50岁以上女性盘骨骨折致死几率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骨松症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仅次于心血管病,而50岁以上的女性因盘骨骨折致死的几率与乳癌死亡率相同,所以它也可成为女性杀手之一。

骨松症的高风险群包括:

  1. 亚洲人:亚洲人普遍个子矮小,体格越小的人,患骨松症的风险越高,就如医生会说肥胖的人容易得心脏病,而矮小的人也容易得骨松症;但是肥胖的人骨折风险反而小,因为脂肪可以保护骨骼;
  2. 更年期妇女:更年期妇女因为贺尔蒙较少,骨质流失,变成高危群。若有易骨折的家族病史,更增加骨松症风险,所以建议做骨质密度检查;
  3. 有家族病史的人:若家庭成员因骨质疏松症而经常性骨折,也会遗传给下一代;
  4. 吸烟及喝酒;
  5. 特定药物影响:服用如类固醇等药物的人,也会影响骨质密度。

30岁前打好根基延缓老年骨质流失

人体的骨质就如倒金字塔,出生后就会慢慢增加,高峰期是在20~30岁之间,而男性骨质普遍都会比女性多;但是从40岁开始,人体骨质就会逐渐减少,这是生理结构使然,并非疾病所导致,惟男性的流失速度是比女性慢,所以男性一般从65岁才会出现骨松症问题。

因此,为了延缓老年骨质流失的风险,最好在30岁之前就让身体的骨质达到满分,确保每天摄取足够的钙质,让骨骼尽情的吸收钙质,建立肌肉,为骨松症做好未雨绸缪准备。

“家族遗传在骨松症占很大的因素,若父母体格高大,孩子患骨松症的几率则比较小,否则就要靠后天补足,父母从小就让孩子摄取足够的钙质,为孩子的骨质打好根基。”

如何确诊骨松症?

要确定患者是否有骨松症问题,主要是根据3种方法:

  1. 轻易性骨折:医生会根据病人的骨折经验、体型是否变矮、驼背、是否经常出现非意外导致的骨折等;
  2. 双能量骨质密度检查:这是检测骨骼内的骨质含量,从流失情况来判断是否为骨松症;
  3. 桡骨/脚跟超声波检查:这是很多私人企业或公益活动给民众所做的骨质检查,但不能以此为准,因为还要考量身高、家族病史、药物使用。

如何预防骨松症?

除了之前所提到的,在30岁之前尽可能让身体的骨质密度达到最高峰之外,运动也是一个可以预防骨松症的方法,如跑步、举重等锻炼肌肉的运动,但游泳则不在其中。

吸烟与酗酒是健康的大忌,骨松症也不例外,还有减少盐分摄取,因为若体内含过高的盐分,或影响钙质吸取,还有避免高糖分饮料。

“咖啡也要节制,喝太多的咖啡会加速骨质流失。无论任何年纪,都要摄取足够的蛋白质与钙质,适量的维他命D,即使40岁过后,骨质开始流失,都要继续服用,以延缓骨松症的年龄。”

乳制品是钙含量最高的食物,当然还有其他食物都是含丰富钙质,并非单一要从牛奶获得。

哪些年龄群该做检查?

骨松无声无息,平日毫无感觉,所以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建议以下年龄族群要做骨质密度检查,发现骨松,尽早做治疗:

  • 50岁以上停经妇女、具有骨折风险因素的男性。
  • 所有65岁以上之女性。
  • 所有70岁以上男性,做检测要注意,医疗院所应使用DXA(中轴型的双能量X光吸收仪)针对身体中央部位的骨头,也就是最容易发生骨折的腰椎或臀部的骨质密度做测量。

知多点:谁是高风险群?

  • 亚洲女性与白种人。
  • 女性贺尔蒙不足的人,包括45岁以前就停经,或停经超过一年,或性腺功能低下超过一年。
  • 缺乏钙与维他命D。
  • 高蛋白(肉类、豆类)、高磷饮食。
  • 缺乏运动或长期卧床的人。
  • 抽烟、酗酒。
  • 每日服用类固醇药物大于5毫克,服用时间超过一年。
  • 母系家族有髋骨骨折病史。
  • 瘦小的人(身体质量数小于19)。
  • 放射线证明骨质流失或脊椎畸形的人。
  • 身高变矮、驼背。
  • 两侧卵巢切除。
  • 早期卵巢衰竭。
  • 以前曾有骨松性骨折的人。
  • 其他失调:厌食症、吸收不良、原发性副甲状腺亢进症、糖尿病、肝脏疾病、移植手术后、慢性肾功能不良、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库欣氏症候群(Cushing’s Syndrome)。
注意:本文仅供公众参考。如果您在阅读本文后有任何疑问,建议您咨询医生.
来源:原创文章由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印刷

Related posts
“闪灵杀手”脑中风
October 11, 2018
颈部疼痛与僵硬
October 10, 2018
尿失禁
October 10, 2018
儿童过敏症
October 10, 2018
血压晨峰现象
October 9, 2018
血尿
October 9, 2018
© 2018 Insure Savvy Sdn Bhd (1244396-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