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
没有预兆,不是咯咯声
骨质疏松症,或骨骼疏松症(简称骨松症)这个名词对现代人来说一点也不陌生,无论是亲朋好友的亲身经历或商品广告都无孔不入的告诉大家“年轻要保健,老来要保骨”,预防老来骨质疏松症。
大家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补充钙质,但其实大部份人对于骨质疏松症的症状没有很明确的概念,最常见的就是把关节胶质流失与骨质流失混淆,病人往往会问医生:“医生,我转动手臂时,关节经常发出‘咯咯’声,是不是骨质疏松症?”
医生会告诉你:“那不是骨质疏松症,那是关节胶质流失问题,骨质疏松症是没有声音,没有预兆的!”
另外一个骨质疏松症的误区,就是摄取足够钙质就可以防止或延迟骨质疏松症,但其实单靠钙质是不够的,必须同时摄取维他命D,才能帮助身体吸收钙质,否则吃进再多的钙质,只会白白流失,甚至可能因为摄取过量钙质带来反效果,造成肾结石。
骨质密度稀薄
骨骼脆弱易骨折
凡是人口老化的国家都会面对骨质疏松症问题,因为人体的骨质从40岁开始就会逐渐流失,年纪越大,骨质流失的几率就越高,尤其女性,更年期之后骨质流失情况会更严重。
这也意味着,女性普遍从50岁开始,就会面对骨质疏松症危机,而男性则普遍会比女性迟15年才面对骨质疏松问题。
我国三大民族当中,华裔的骨质疏松症比其他种族来得高,这除了是因为先天的基因因素之外,华裔饮食习惯缺乏乳制品,所以从食物方面吸收钙质的机会比其他种族来得低,而成为骨质疏松症的高危群。
骨松症的意思就是骨质密度稀薄而使到骨骼变得脆弱,容易导致骨折,尤其是脊椎与盘骨是最常骨折的部位。
要如何确定自己是不是骨骨质疏松症?
“如果一个人走路时摔一跤就骨折或老人家与小孩子玩乐时,被碰撞一下也造成骨折,这就是骨质疏松症的迹象,因为一般骨骼健康的人,不会这么容易骨折的。”
“美国有一项数据显示,骨松症人数比癌症、中风及心脏病患者的总和人数都要高。”
驼背或脊椎变形常见现象
除了容易造成骨折之外,骨松症常见的情况就是患者会有驼背或脊椎变形现象,并且会随着年龄越来越严重,甚至无法挺直腰。
不过,关节疼痛不是骨松症的病征,在发生骨折之前,患者是不会有任何疼痛征兆,所以骨松症也是一种“隐性疾病”,患者通常都不知道自己有这问题,直至发生骨折或做骨质密度检查才能检验出来。骨质疏松不等同关节骨质流失,但很多人都把两者混淆。
补钙不得法,钙变毒伤肾
大部份的人都知道补钙防骨质疏松症,但却很少人知道补不得法,钙质会变成毒药,伤害我们的肾脏。
无疑钙质是可以帮助预防骨质疏松症,但是钙质必须要与维他命D同时补充,才可以帮助肠胃吸收钙质,若只是不停的补充钙质,但没有维他命D的辅助,最终钙质没有被身体吸收就被排放出来,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若是服用过量的钙质片,也会导致便秘问题。
“更严重的情况是,当这些无法被肠道吸收的钙质随血液排到肾脏,长期下去会损坏肾脏,甚至造成肾结石,所以在补充钙质的同时,也要记住补充维他命D。”
马大曾经在雪隆地区做过一项民调,发现成人每天只吸取500毫克钙质,而西方人是每天1000至1500毫克。很多亚洲人都有乳糖不耐症,而这也是导致大马人缺钙的其中一个原因,所以这一族群需要补充更多的钙质,但还是必须要与维他命D一起补充,才可以帮助身体有效吸收。
阳光,取之不尽的免费维他命D
其实,在常年如夏的大马,有取之不尽的免费维他命D,那就是阳光,只要每天晒20分钟的太阳,就有3000国际单位(IU)的维他命D,而人体每天所需的维他命D是800单位,任何标榜含丰富维他命D的鱼肝油都不及阳光。
“更好的是,维他命D是可以收藏的,它会储存在肝脏及脂肪,因此对那些忙得每天抽20分钟晒太阳也做不到的人来说,他们可以把一个星期所需的维他命D在周末或休假时一次过补足,就如四季国家的人,他们一年当中只有3个月有阳光,所以每到夏天他们就晒日光浴,尽情的补充维他命D,而住在大马的我们,要摄取足够维他命D根本不是问题!
最好从食物及大自然环境中获取
不过,另一项“维他命D与更年期妇女”的调查显示,我国城市人的维他命D摄取远比乡区居民来得低。城市人平均每天只摄取17单位的维他命D,而乡区人则是31单位。根据世界标准,每天维他命D摄取少过30单位就是不足,更遑论少过20个单位,这也反映了城市人很少从阳光中摄取维他命D,反之乡区人可能因为作业关系,更长时间暴露在阳光底下,自然摄取到足够的维他命D。
很多人都怕晒太阳,担心会得皮肤癌、皮肤晒黑,加上大自然的阻挡,如烟霾、废气,都影响了人们从阳光中获取维他命D的机会。若无法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足够的维他命D,就必须从其他方面获取,以确保身体能够吸收充足的维他命D。
根据马来西亚骨质疏松症协会指南,大马人每天要摄取至少1000毫克的钙质及800单位的维他命D,而且最好是从食物及大自然环境中获取。
骨松症不是病,但却会造成经常性骨折,带来剧痛。
50岁以上女性盘骨骨折致死几率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骨松症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仅次于心血管病,而50岁以上的女性因盘骨骨折致死的几率与乳癌死亡率相同,所以它也可成为女性杀手之一。
骨松症的高风险群包括:
- 亚洲人:亚洲人普遍个子矮小,体格越小的人,患骨松症的风险越高,就如医生会说肥胖的人容易得心脏病,而矮小的人也容易得骨松症;但是肥胖的人骨折风险反而小,因为脂肪可以保护骨骼;
- 更年期妇女:更年期妇女因为贺尔蒙较少,骨质流失,变成高危群。若有易骨折的家族病史,更增加骨松症风险,所以建议做骨质密度检查;
- 有家族病史的人:若家庭成员因骨质疏松症而经常性骨折,也会遗传给下一代;
- 吸烟及喝酒;
- 特定药物影响:服用如类固醇等药物的人,也会影响骨质密度。
30岁前打好根基延缓老年骨质流失
人体的骨质就如倒金字塔,出生后就会慢慢增加,高峰期是在20~30岁之间,而男性骨质普遍都会比女性多;但是从40岁开始,人体骨质就会逐渐减少,这是生理结构使然,并非疾病所导致,惟男性的流失速度是比女性慢,所以男性一般从65岁才会出现骨松症问题。
因此,为了延缓老年骨质流失的风险,最好在30岁之前就让身体的骨质达到满分,确保每天摄取足够的钙质,让骨骼尽情的吸收钙质,建立肌肉,为骨松症做好未雨绸缪准备。
“家族遗传在骨松症占很大的因素,若父母体格高大,孩子患骨松症的几率则比较小,否则就要靠后天补足,父母从小就让孩子摄取足够的钙质,为孩子的骨质打好根基。”
如何确诊骨松症?
要确定患者是否有骨松症问题,主要是根据3种方法:
- 轻易性骨折:医生会根据病人的骨折经验、体型是否变矮、驼背、是否经常出现非意外导致的骨折等;
- 双能量骨质密度检查:这是检测骨骼内的骨质含量,从流失情况来判断是否为骨松症;
- 桡骨/脚跟超声波检查:这是很多私人企业或公益活动给民众所做的骨质检查,但不能以此为准,因为还要考量身高、家族病史、药物使用。
如何预防骨松症?
除了之前所提到的,在30岁之前尽可能让身体的骨质密度达到最高峰之外,运动也是一个可以预防骨松症的方法,如跑步、举重等锻炼肌肉的运动,但游泳则不在其中。
吸烟与酗酒是健康的大忌,骨松症也不例外,还有减少盐分摄取,因为若体内含过高的盐分,或影响钙质吸取,还有避免高糖分饮料。
“咖啡也要节制,喝太多的咖啡会加速骨质流失。无论任何年纪,都要摄取足够的蛋白质与钙质,适量的维他命D,即使40岁过后,骨质开始流失,都要继续服用,以延缓骨松症的年龄。”
乳制品是钙含量最高的食物,当然还有其他食物都是含丰富钙质,并非单一要从牛奶获得。
哪些年龄群该做检查?
骨松无声无息,平日毫无感觉,所以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建议以下年龄族群要做骨质密度检查,发现骨松,尽早做治疗:
- 50岁以上停经妇女、具有骨折风险因素的男性。
- 所有65岁以上之女性。
- 所有70岁以上男性,做检测要注意,医疗院所应使用DXA(中轴型的双能量X光吸收仪)针对身体中央部位的骨头,也就是最容易发生骨折的腰椎或臀部的骨质密度做测量。
知多点:谁是高风险群?
- 亚洲女性与白种人。
- 女性贺尔蒙不足的人,包括45岁以前就停经,或停经超过一年,或性腺功能低下超过一年。
- 缺乏钙与维他命D。
- 高蛋白(肉类、豆类)、高磷饮食。
- 缺乏运动或长期卧床的人。
- 抽烟、酗酒。
- 每日服用类固醇药物大于5毫克,服用时间超过一年。
- 母系家族有髋骨骨折病史。
- 瘦小的人(身体质量数小于19)。
- 放射线证明骨质流失或脊椎畸形的人。
- 身高变矮、驼背。
- 两侧卵巢切除。
- 早期卵巢衰竭。
- 以前曾有骨松性骨折的人。
- 其他失调:厌食症、吸收不良、原发性副甲状腺亢进症、糖尿病、肝脏疾病、移植手术后、慢性肾功能不良、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库欣氏症候群(Cushing’s Syndr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