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Insure SavvyHealth Insure Savvy
Health Insure Savvy
Check out the latest health news, articles, advice, and trends for you and your family on topics like nutrition, weight loss, popular diets, and exercise.
  • 首页
  • 疾病/症状/类别
  • 联系我们
  • 中文 (中国)
    • English
    • Bahasa Melayu
  • 有用链接
Menu back  
 
癌症/良性和恶性增长, 女性疾病, 子宫肌瘤, 激素,内分泌

子宫肌瘤 & 卵巢囊肿
什么情况才不需切除?

治疗子宫肌瘤首先要看肌瘤生长在哪个部位、肌瘤数量、肌瘤引起的症状和患者的诉求,如果已近更年期而患上,那么可以无需切除,只需要定期观察即可;如果肉瘤长在子宫里,影响生育才需要治疗或切除。

卵巢囊肿和子宫肌瘤(Cysts and Fibroids)是最常见的妇科问题,虽然并不危及生命,但是却可让病情严重者痛不欲生,影响生活品质。

许多患者因担心老化、子宫可能被摘除致丧失生育能力而拒绝就医,因此病患消需要去掉恐惧并纠正否认患病的心态,正视囊肿和子宫肌瘤引起的症状,以免生育能力和生活品质受到影响。

囊肿和子宫肌瘤可说是良性肿瘤,绝大多数不会发展成癌症,但是囊肿和子宫肌瘤的症状会影响患者的生活品质,因为许多患者纵使疼痛难忍,宁受折磨也不愿求诊,主要是心理的恐惧所致。最常见的是患者担心失去整个子宫而丧失生育的能力,更年期随时会提早报到。

拒绝手术的患者,不只是担心手术有风险,也害怕手术后会有怀孕和性交困难的后遗症,有些患者的另一半因此反对患者接受手术治疗。

“有些‘否决型’的患者,她们以为卵巢囊肿和子宫肌瘤不是疾病,可能会在一个月后就会消失,即使每月承受疼痛也不愿接受治疗,以为更年期过后症状就会消失。

有些年轻的患者甚至认为,疼痛并非卵巢囊肿引起,而是月经所致,并认为月经疼痛是正常现象,所以会尝试针灸、传统疗法、生机饮食等替非正规疗法。

“很多人对卵巢囊肿和子宫肌瘤感到混淆,其实两者是有分别的。卵巢囊肿是一种灌满水或液体的囊性肿物,通常长在卵巢里,就像一颗蛋里的蛋黄,囊肿发生时,蛋黄变成异常的大。

“多数剔透型的囊肿会自行消失,而肿瘤或实质性囊肿则不会消失或缩小。卵巢囊肿症类包括卵泡、皮样囊肿、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子宫肌瘤
经血多腹包块

子宫肌瘤顾名思义是指附着并连接子宫的肉瘤,可以是单一肉瘤,也可以是多个肉瘤形成,通常不会进化为癌症。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有下腹沉重、摸到腹部肿块、因肉瘤压迫膀胱形成的频尿症等,多发于三十多岁女性。

卵巢囊肿和子宫肌瘤有不同的症状,医生可从临床常见症状作出判断,如经血过多、腹部包块多数是子宫肌瘤,而痛经或腹痛多数是卵巢囊肿所致。

盆腔包块或肿块的症状可以是卵巢囊肿或子宫肌瘤,至于不孕症虽可以是子宫肌瘤造成,但多数是卵巢囊肿所致。

临床检验和超声波扫描只能作为卵巢囊肿和子宫肌瘤的初步诊断,特别是一些年轻或无性接触经验的少女病患,扫描的诊断可能不是很清楚,通常医生会建议病患做磁力共振造影(MRI)检查。

腹腔镜也可以是一种诊断工具,通过微创的方式在腹部置入摄像机,更清楚看到腹部的情况,不过病人需在全身麻醉下接受检查。

卵巢囊肿
治疗视类型大小

每个人的身体和病情不同,并非所有的卵巢囊肿和子宫肌瘤都需要被切除或治疗,病患应咨询医生的意见。

卵巢囊肿治疗与否胥视囊肿的类型和大小而定。如果是血性囊肿并引起疼痛,那么就有必要接受治疗,单一或剔透型的囊肿则不建议切除,因为这类囊肿会随着时间而消失。

除了囊肿的类型和大小,病人的诉求也很重要,有四十多岁病人长了剔透型的囊肿,而且没有疼痛的症状,可以无需理会,但是年轻想要生育的女性,如果患有多个囊肿,尤其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就应该尽早做手术。

 

非全需动手术切除

子宫肌瘤也一样,不是全部都需要手术切除。不过,要注意的是症状性子宫肌瘤,因为许多病患宁愿每月注射铁剂或每日服用补铁药改善贫血问题,也不愿正视子宫肌瘤引起月经大出血的症状。

她最后提到,大多数的子宫肌瘤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因为单靠服药只能控制肌瘤的生长,无法让肌瘤消失。拒绝手术的病患,可以考虑子宫动脉栓塞术,经由细微导管注入颗粒,永久堵塞供应肌瘤的血管,使肌瘤因缺血而逐渐萎缩,手术由放射治疗师执行。

SPRM短暂缩小子宫肌瘤 免动刀 争取时间怀孕

案例:

21岁婕欣是名长得“圆润”的可爱女子,虽然食量不多,但是却有明显的“肚腩”。

最近,她觉得腹部肿胀不适,也发觉“肚腩”日渐变大,犹如身怀六甲的孕妇,原以为只是单纯变胖,不加理会,但碍于胀痛不适,只好到妇产科挂诊。

妇产科医生为她进行超声波检查以及电脑断层扫描后,赫然发现婕欣体内有一个犹如婴儿头般直径达10公分的子宫肌瘤,周边还有大小不一的肌瘤,需要尽快手术把肌瘤移除。

新研究揭与黄体素有关

“子宫肌瘤(fibroids)是妇科门诊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好发于未停经前的生育年龄女性,病发率高达60%,其中约20%患者出现严重症状,需要接受治疗。

常见的症状有不正常出血、经血过多、痛经、下腹肿胀等,有些病患因为每个月经血过多而出现贫血的症状。

有时候肌瘤过大,压迫邻近的器管如膀胱、大肠等,以致病人会出现频尿、小便疼痛或便秘的症状。

无论已婚或未婚、已有或无性行为经验的女性,其患病风险没有差异,只是已婚女性通常会定时进行体检,并在发现子宫肌瘤后展开治疗。

很多女性因进行婚前健康检验、孕前或产前检验,甚至是在怀孕时进行扫描才发现患有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的病因不明,可能与女性荷尔蒙有关。有段时间,研究人员一直认为子宫肌瘤的发生是雌激素(estrogen)所致,所以建议女性减少摄取与雌激素相关的药物和营养辅助品,而最新的研究显示,子宫肌瘤与黄体素(progesterone)有关。

8/1000 亚洲人患病率低

亚洲人的病发率是每1000人有8人患病,属病例较低的区域,反之白人和黑人女性的病发率更高,而且病发群多是年轻女性,治疗后复发率也比亚洲患者来得高,这可能与基因有关。

我们发现,月经越早到来的女性,罹患子宫肌瘤的风险就越高,而生育较多的女性,发现肌瘤的机率则越少。不曾生育的女性,肌瘤发生率较高。其他原因也包括女性怀孕时“停经”,间接降低肌瘤的产生。

子宫肌瘤风险群包括肥胖一族、高血压患者、酗酒和咖啡因爱好者,反而抽烟女性患病风险低,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减缓血液循环,当肌瘤得到的血供减少自然无法长大。

子宫肌瘤的诊断包括超声波扫描和腹腔镜,磁力共振造影(MRI)通常用于手术前的诊断。

肌瘤太小 不建议用药治疗

患上子宫肌瘤者未必需要手术切除,医生会视肌瘤的大小、数量、位置来评估所需的治疗,除了手术和药物治疗,有些体积较小、数量较少和不影响其他器官的肌瘤甚至可以不必理会,只需定时观察。

或许有些人会担心肌瘤如果没有切除的话会癌变,其实患者大可放心,因为子宫肌瘤癌变的发生率很低,接近千分之一的机会,只要定时检验,确保肌瘤没有病变即可。

子宫肌瘤是不会完全消失的,所以肌瘤太小的话,我们也不建议用药治疗,虽说药物的副作用少和疗效好,但是却无法彻底将肌瘤消除。

再说,药物治疗的话需要根据药用程序,每天定时服食,这对一些患者来说是压力。如果没有必要就最好不必吃药。

此外,我们也会根据病人的一些意愿,例如准备生育等来决定采取哪些治疗。

动刀与否 生长位置为关键

子宫肌瘤的分布主要以0至7号分类,通常位于宫腔,即0至2号位置的肌瘤多数建议手术切除,以解决经血过多、痛经,甚至不孕的问题。

有时候靠近子宫的3号位置,即长在肌壁间且靠近子宫内膜的肌瘤也需要切除,有各种手术可以选择,通常鼓励患者选择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hysteroscopic myomectomy)。

2至5号位置且体积不超过5公分的肌瘤可以选择用药控制,如果体积介于5至8公分之间,但没有出现症状的话,我们也建议病患不需理会。

如果病人担心肌瘤会长大或经血过多的问题,我们会建议病人暂时接受药物治疗或观察,不需手术切除。

每次手术 子宫变得更弱

有的病人打算怀孕,我们会处方选择性黄体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 progesterone receptor modulator,SPRM)ulipristal acetate约两三个疗程,如果反应良好或经血量减少,我们会建议病人赶快怀孕。

SPRM有干预黄体素功能,有效缩小肌瘤体积,并导致肌瘤细胞死亡,可协助延缓手术治疗。

这项治疗属短暂性治疗,目的是要缩小肌瘤,让计划生育的患者可以尽快怀孕,而不需要动刀,因为每次手术带来的伤痕都会使子宫变得脆弱,进而增加怀孕期和分娩的风险。

如果用药治疗取得良好反应,惟2号位置的肌瘤仍在宫腔内并压迫到轮廓变型的话,我们会建议病人先行宫腔镜微创手术(hysteroscopic resection)切除肌瘤。

如果用药后仍没有反应,那么病人可能就需要进行手术切除肌瘤,而手术有开腹和微创手术供选择。

欧洲是在2012年开始使用SPRM治疗子宫肌瘤,马来西亚则是在2016年引进和使用。迄今为止,大马的用药经验良好,自引入药物以来并没有发生严重副作用的投报。

不过,欧洲药品管理局的药物警戒和风险评估委员会(PRAC)最近建议对接受SPRM治疗的妇女进行定期的监测,以避免发生严重肝损伤事件。

无生育打算 以GnRHa制造假性停经

如果病人没有生育的打算,治疗就显得简单得多,医生会处方SPRM药物给病人。临床实验已显示,疗程越长,成功缩小肌瘤的疗效就越高,且药效越持久。

通常,一个完整的治疗约有4个疗程,病人每服药12周后,需停药两个月,整个疗程约2年。病人完成治疗后可停药,并定时接受检验,以观察肌瘤是否起变化。

如果肌瘤再复发,而且恢复经血量过多、肌瘤压迫感等症状,那么我们可以处方病人后续的疗程。目前已有长达8个疗程的临床实验,不过,我国至今只批准及允许病人一次接受2个疗程。

在ulipristal acetate未面市前,医生会处方患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效剂(GnRHa),通过抑制脑下垂体及卵巢激素分泌的机制,诱发低雌激素的假性停经状态,使患者从止血中取得控制肌瘤发展的疗效。

当患者接受GnRHa治疗约2个月后,待肿瘤缩小后才决定是否需要接受手术。不过,GnRHa是暂时性治疗,疗效过后,肌瘤还是会长大。其他治疗还有荷尔蒙药物。”

子宫肌瘤3问
若持续用药 子宫内膜增厚致血崩

问1:听说剖腹分娩时可一并将子宫肌瘤切除,是真的吗?

通常我们都不会这么做,以降低分娩手术时的出血率,再说,肌瘤可能会在患者生产后,因荷尔蒙的变化等因素而缩小或消失。

除非肌瘤位置和体积影响胎儿或手术的进行,我们才会在逼不得已下切除肌瘤。

问2:正在癌变的子宫肌瘤可以被发现吗?

通常癌变的肌瘤特别大,而且迅速长大,好发于接近更年期女性身上,有些更年期女性的肌瘤突然长大也是风险之一,如有必要,我们会建议患者进行切除手术。无论如何,癌变的子宫肌瘤不常见。

问3:选择性黄体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 progesterone receptor modulator,SPRM)有什么副作用?

此药主要导致黄体素受体调节剂相关子宫内膜改变(progesterone receptor modulator associated endometrial changes,PAEC),即子宫内膜增厚,这就是为何用药一段时间需停药再继续的原因,目的是让内膜排出,否则内膜增厚会有血崩的风险。最近有调查展开,以找出有否潜在的严重肝损伤风险。

注意:本文仅供公众参考。如果您在阅读本文后有任何疑问,建议您咨询医生.
来源:原创文章由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印刷

Related posts
骨质疏松症
October 11, 2018
癌症免疫治疗
October 3, 2018
乳腺囊肿
October 3, 2018
经期血量过多(经期减少出血量反多)
October 1, 2018
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
September 19, 2018
乳腺癌
September 15, 2018
© 2018 Insure Savvy Sdn Bhd (1244396-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