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Insure SavvyHealth Insure Savvy
Health Insure Savvy
Check out the latest health news, articles, advice, and trends for you and your family on topics like nutrition, weight loss, popular diets, and exercise.
  • 首页
  • 疾病/症状/类别
  • 联系我们
  • 中文 (中国)
    • English
    • Bahasa Melayu
  • 有用链接
Menu back  
 
儿童疾病, 慢性疾病, 传染病, 鼻炎

过敏性鼻炎&鼻窦炎
需确诊因2症状重叠

案例 1 :

问:儿子今年7岁,因患上鼻窦炎而引起头痛近一年了,医生虽然给了鼻喷剂,可是情况没有好转。请问如何治疗呢?

首先,必须确诊是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还是鼻窦炎(sinusitis),只因两者症状有时会重叠,因此需详细问诊。

过敏性鼻炎:顾名思义是因为环境、过敏原、遗传、体质造成的鼻过敏,会导致鼻腔粘膜发炎。如果情况持续,可以导致鼻窦炎。症状包括鼻痒、红眼、流鼻涕(清澈)、鼻塞、打喷嚏等。其症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治疗:

  • 抗组胺剂以降低鼻水分泌
  • 鼻腔清洗
  • 鼻腔内类固醇喷雾器

鼻窦炎:鼻窦位于眼睛和鼻咽腔附近的颜面骨之空腔,充满着空气,与鼻腔相通。鼻窦炎泛指鼻窦发炎,发炎反应会引起鼻粘膜肿胀,增加鼻内分泌物,造成鼻窦口阻塞,让细菌更易生长繁殖而造成感染。鼻窦炎症状包括持续流鼻涕,鼻涕颜色转黄成绿、慢性鼻阻塞、鼻孔分泌物增多、咳嗽,尤其睡眠和起床时为重、呼气时有异味及头痛。

问:西医会鼓励进行手术吗?还是中医比较好?

一般而言,若小儿鼻窦炎,以头痛或头晕症状为较常见。家长应带孩子到小儿科详细问诊和检查。通常先会到耳鼻喉科进行功能性鼻内检查,必要时须进行影像摄影如鼻窦X光摄影(Sinus X-ray)或副鼻窦电脑断层(CT Para sinuses)扫描。

若急性鼻窦炎通常会伴随发烧,治疗方式包括服用抗生素、止痛药、抗组胺剂、鼻腔清洗以及使用鼻腔内喷雾器。

严重者可作上颌窦穿刺引流,冲洗脓液并注入消炎药物。慢性鼻窦炎治疗方式如同过敏性鼻炎,若有鼻息肉、中鼻甲肥大、鼻中隔弯曲等可考虑通过手术治疗。

天冷尘多鼻水流不停
或是过敏及血管舒缩鼻炎

案例 2 :

我从小有鼻炎的问题,每次天冷的时候就会不断打喷嚏和流鼻涕,但过一阵子就会好,因此我也习惯了。

但是近年来,鼻炎的问题好像比较严重,几乎每天早上都会连续打喷嚏和流鼻涕,等到天气暖和起来就好了,但经常有鼻涕流进喉咙,造成喉咙有痰、声音沙哑以及经常喉咙痛,尤其是半夜醒来或早上起床之后,感觉喉咙很干及刺痛,需要马上喝点水才比较舒服。

前几天在整理杂物时,因为灰尘多,一直打喷嚏和流鼻涕,之后就感觉喉咙痛,而且持续两三天,之前这种状况很快就好转,但这次持续比较久,让我感觉很困扰。

Q1:请问为什么会有鼻炎的问题?它与我们的饮食习惯有关吗?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善?

你好,从你的来信中所形容的症状应该是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和血管舒缩性鼻炎(vasomotor rhinitis)的综合症状。

造成过敏性鼻炎的原因是患者接触到过敏原(allergen),常见的过敏原,有如床单和被单里的螨虫、宠物的毛发及皮屑,植物的花粉,或某种食物等。

血管舒缩性鼻炎则是因为环境气温的改变(如在较冷的清晨,鼻炎症状就相对严重,当中午天气转温时,情况就好多了)、情绪因素或接触到某些刺激性气味(如香水、香烟、漆)、酒精或辛辣食物而引起。

两者都有共同的鼻炎症状,包括流涕、鼻塞、打喷嚏等。 当情况较为严重时,就会有鼻后滴涕(鼻涕往咽喉流下)的状况。鼻涕流进喉咙时,将造成不适、咳嗽、咽喉痕痒,甚至喉咙发炎。同时当鼻塞时,患者习惯性地在睡眠时用口呼吸,导致喉咙干燥及不适。

在治疗方面,必须留意家居和工作环境, 避免接触到会引发鼻炎的过敏原或刺激性的因素:

  1. 时常清洗被单及床单(建议1周洗1次),并以热水泡浸数分钟,以除螨虫。
  2. 避免把空调温度调得太低
  3. 尽量使用较少香剂的洗涤剂
  4. 如果工作环境无法避免烟雾、化学气体或灰尘,那就得带上口罩保护。
  5. 食物方面,除了要避免辛辣食物,如果知道本身对某些食物敏感,也得尽量避免。

目前,有些政府医院(包括马大医药中心的耳鼻喉科)都有过敏测试的服务,能够让患者更清楚自己的过敏原,包括过敏的食物。

如果症状在改变了生活方式后,依旧没有获得改善,那就得靠药物来控制了,建议让医生来诊断。较常用的药物包括口服抗组胺药(antihistamine)、鼻腔减充血剂或通鼻塞药(口服或鼻滴剂)(nasal decongestant)、类固醇鼻喷剂(intranasal steroid spray)。

注意:本文仅供公众参考。如果您在阅读本文后有任何疑问,建议您咨询医生.
来源:原创文章由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印刷

Related posts
“闪灵杀手”脑中风
October 11, 2018
中耳炎
October 11, 2018
骨质疏松症
October 11, 2018
幼儿流鼻血
October 11, 2018
颈部疼痛与僵硬
October 10, 2018
尿失禁
October 10, 2018
Leave Comment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You may use these HTML tags and attribute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clear formSubmit

© 2018 Insure Savvy Sdn Bhd (1244396-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