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
异於一般线虫 入侵皮肤附肠噬食
钩虫感染不治疗 长期失血引发心衰
幼虫钻入吸血 致缺铁性贫血
多数线虫如蛲虫丶蛔虫和鞭虫感染都是经由饮食,吃下虫卵而受到感染,钩虫(hookworm)则与多数线虫不同,宿主是因为吃下幼虫或幼虫钻进皮肤入侵而受到感染,如果没有得到治疗,钩虫长期寄生在体内,不但可造成缺铁性贫血,而且还有心脏衰竭的危险。
“钩虫”故名思义是长得像钩子的寄生虫,受感染者会出现腹胀丶恶心丶腹泻等非特异性症状,有时候还会有便血,因为钩虫具有钩齿或板齿,以咬附肠黏膜组织为食所致。
通常农夫或渔夫需裸足工作,经常暴露在污染的水或泥土中而遭幼虫躜进体内。一旦受感染,病人皮肤会出现波浪形泡疹,像虫爬过的纹路,而且皮肤有瘙痒和炽热感,医学上称之为“皮肤寄生虫幼虫移行症”(cutaneous larva migrans),是幼虫在皮肤组织移行所致。
由于幼虫钻进皮肤后会游向小肠,咬咐肠黏膜并吸血,造成宿主慢性失血,久而久之,铁和蛋白质不断耗损而导致缺铁性贫血。
有时病人可以因为营养不良,身体血红蛋白较低。如果贫血症状越来越严重,心肌无法泵出足够血液应付身体需求,心脏就会“罢工”。
持续食泥土纸张 贫血引患异食症
一般正常人的血红素大约是12至13gm/dl,可是,许多钩虫感染的病人入院时的血红素值只有4至6gm/dl,有心脏衰竭症状。心脏衰竭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长期的贫血或钩虫感染后没有治疗所致。
缺铁性贫血也可以引起“异食症”(pica),症状是持续性地摄取非营养的物质,例如把泥土丶纸张等放进嘴巴。
如果孩童出现异食症症状的话,家长有必要让孩子进行血液检验,以排除是否患有贫血。如果确诊贫血,又要进一步追踪是否缺铁性贫血丶寄生虫感染等对症下药。
建议有感染风险者在接触泥土或到潮湿地时应穿上防水靴子,或避免到易受感染的地方。
日产万颗卵 3周发育成虫
鞭虫(whipworm)感染并寄居在肠道时,可以引起更严重的肠壁发炎受损,以致病人有严重肠胃炎丶腹泻,甚至便血和贫血,需及时就诊避免病情恶化。
与蛲虫丶蛔虫的感染管道相似,病人因为吃下虫卵而受到感染。通常雌虫每天可产下2000至1万颗虫卵,需时二三周的时间发育成有感染性的寄生虫。
通常鞭虫是在小肠内成长,并游至大肠躲藏。鞭虫从卵至成虫需时3个月时间,寿命则是1年。鞭虫的虫卵在显微镜下呈柠檬形状。
由于鞭虫感染会导致频密的腹泻,所以,病人会出现肛门脱垂或脱肛的问题,如父母怀疑孩子受感染并出现相关症状,就要尽早就诊以排除鞭虫感染。长期的便血可以导致病人贫血,如果受损或出血的部位是在小肠吸收铁质的部位,那麽,病人可能就会有缺铁性贫血,而缺乏失质会影响孩童的发育。
如果病童有便血丶脱肛的症状,医生首先会处方抗生素以控制感染现像,并取粪便进行镜检,以找出是否有寄生虫感染。
2次治疗彻底灭虫孕妇哺乳者禁用
驱除体内线虫的方式是服用驱虫药Albendazole,并根据孩子的体重,即每公斤20毫克剂处方,最高不超过400毫克。市场上备有锭剂和液剂丶200及400毫克装供选择。
通常孩童的处方是200毫克,除非病童的体型较大,剂量可以再调高至400毫克,孕妇和哺乳者不建议服用。
感染蛲虫的孩子首次服药后,两周后需再服药治疗,因为蛲虫从虫卵至成虫需时两周,加上驱虫药只是杀虫不杀卵,因此前后需要两次的药物治疗,才能彻底消灭蛲虫。
如果病童是因为线虫导致肠道阻塞,医生就不能再处方驱虫药,因为驱虫药可以导致“虫死肠中”,造成更严重的肠道阻塞。
通常,医生会处方抗生素以控制病童的肠胃炎,如有需要,才会进行手术移除,并在手术约2周后才处方驱虫药。”
线虫感染4问:
儿童接触大自然 家长应做好防范
问1:益生菌可帮助预防线虫感染或驱除体内线虫吗?
帮助不大。
问2:如果孩子大便出血,是否意味着寄生虫或线虫的感染?
不一定。便血有时候可以是细菌感染或其他疾病导致。父母应带孩子前往检查和咨询医生的意见。
问3:驱虫药有必要每年定时服用以预防感染吗?
以前的孩童需定时服用,如今只有需要才要服用,最好让医生检查及咨询医生的意见。
问4:许多家长和学校提倡户外或大自然教学活动,是否应该停止这些活动避免受寄生虫感染?
家长让孩童进行户外或接触大自然活动的同时,也应该要考量环境的卫生,并做好防范措施。
鞭虫的虫卵在显微镜下呈柠檬形状。
钩虫具有钩齿或板齿,以咬附肠黏膜组织为食。